乌兰察布市科协举办“科普中国”推广应用和科普信息化建设培训班

乌兰察布市科协 2019-08-29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推进乌兰察布市“科普中国”推广应用和科普信息化建设,加快“互联网+科普”在社区、学校、乡村的落地应用,促进科普工作更好地开展。828日,乌兰察布市科协在集宁区举办“科普中国推广应用和科普信息化建设培训班。

   

  培训班邀请自治区科协科普部敖海云主任进行授课,市科协副主席范晓莉出席培训开班仪式并作动员讲话。来自各旗县市区的科协主席、科普部部长、科普信息员、科普e站管理员代表和市科协系统干部职工共计110余人参加本次培训。

  范晓莉在开班动员讲话中指出,在信息化时代科普信息化理念发展迅速,呈几何级数的变化增长,举办科普信息化培训班尤为重要。结合全市实际和自身多年的科普工作思考,她认为在落实科普信息化建设工作中需要把握以下三点:

  一、牢牢把握当前科普工作的宏观背景,抓住难得时代机遇,推进科普事业特别是科普信息化加快发展,提高科普公共服务能力。要结合实际,在科普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创建新时代具有地方特色的科普工作方式。

  二、加大工作力度,把科普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科普信息化要靠大家去推广、去建设,最终要落在应用上,确保见实效。结合乌兰察布市科普未来发展趋势,做好本次科普信息化的学习培训。将科普品牌影响力的提升作为发展方向,提升全市科普的品牌影响力,并时刻注意科普信息化落地方式的迭代变化。

  三、结合科普信息化转型阶段的特征,学好本次科普信息化培训班的内容。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握科普中国“两级建,四级用”、“借助为主,自建为辅”、准确理解精准推送、准确理解移动端的落地应用的四大原则。

  

  敖海云全面解读了“科普中国”APP注册与认证培训资料,从科普信息化的概念、特征、内涵、百千万行动指标分析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等方面系统详细地讲述了科普信息建设的内容和要求。他要求大家,要多形式、多渠道宣传“科普中国”品牌,提高“科普中国”品牌在公众心目中的认知度和社会影响力。讲座内容深刻,见解独到,体系完备,站位高,信息量大,通过辅导使大家对科普信息化建设有了更加全面准确的理解,对今后如何运用科普信息化手段开展科普工作有了更清晰的把握。

  在培训课后,参训人员对如何宣传推广“科普中国”落地应用,如何进行科普信息化建设,如何促进科普e站的影响力等,开展了分组讨论交流,表达了会议感想和在科普工作中遇到到困难和的困惑,并总结汇报了科普工作的心得。

   

  学员们纷纷表示,此次培训内容丰富、实用性强,今后市科协要继续加强对全市科普信息化工作的管理和培训,提高全市科协系统的科普信息化工作水平。回去后,要切实增强做好科普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创新科普工作的思路,认真做好科普信息化建设和“科普中国”落地应用工作,采取“互联网+科普”的模式,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打通科普 “最后一公里”,让科普信息资源真正落地应用,拓展科普工作深度和广度,为加快乌兰察布市创新驱动发展、深入实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而共同努力。

  乌兰察布市科协供稿

责任编辑:李琳